113 - 2

通識-臺南學

Tainan Studies

開課識別碼: 189823
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Detail
課程名稱

通識-臺南學

Course Name

Tainan Studies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

413540

學期別
Semester

113 - 2

授課部別
Teaching Division

日間部

科系名稱
Department

餐飲管理及廚藝系

授課班級
Class

四餐飲二F(海青班)

授課班級代碼
Class Code

4O026

科目類別
Subject Category

共同科目

修課別
Required or Elective

通識課程

上課時數
Lecture Hours

2

實習時數
Laboratory Hours

0

學分數
Credits

2

授課語言
Language

中文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教師電子信箱 Instructor's E-mail

dry1010@mail.ksu.edu.tw

教師個人網站 Instructor's Website

課程地點與時間 Classroom
上課時間 Class Time

週一(1、2)

授課地點 Classroom Location

T0403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SDG 4 優質教育 (Provide Quality Education)
    SDG 4 優質教育

    Provide Quality Education

  • SDG 11 永續城鄉 (Mobilize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SDG 11 永續城鄉

    Mobilize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 (Advance Life On Land)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

    Advance Life On Land

教學內容 Course Outline
  • 第 1 週
    課程簡介及相關規定
  • 第 2 週
    尋找與世界史接軌的台南歷史:本單元試圖從世界史的脈絡,藉由地圖耙梳臺南的歷史與地位,帶領同學走入臺南豐富深刻的歷史紋理,這不僅在緬懷一個逝去的歷史舞臺,也在重新建構一個新的臺南史觀。
  • 第 3 週
    台南地區西拉雅族研究(一):1. 認識台南地區西拉雅族歷史與文化 2.認識西拉雅族宗教信仰與物質文明3.認識南島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的關係。
  • 第 4 週
    台南地區西拉雅族研究(二):1. 認識台南地區西拉雅族歷史與文化 2.認識西拉雅族宗教信仰與物質文明3.認識南島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的關係。
  • 第 5 週
    台南的自然生態:本單元主要是引領學生認識台南的沿海地區的自然生態及過去以來環境保護運動,以及過去以來環境保護歷程。
  • 第 6 週
    台南的地理概說:1.認識台南37區行政演變及其聚落發展與人口變遷 2.認識台南的地形與地理環境 3. 認識台南的水文與氣候
  • 第 7 週
    春假
  • 第 8 週
    鯽魚潭遺址考察與周邊地理環境研究:了解古鯽魚潭歷史與文化發展以及地理變遷 2.了解永康地區及崑科大附近水文及逢雨必淹之原因。 3.彰顯社區研究及在地關懷之重要性
  • 第 9 週
    期中考試
  • 第 10 週
    學習模組三 產業‧文化‧經濟: 「文化.產業.在地飲食—府城餅舖飄香百年」(1)臺南在地飲食文化
  • 第 11 週
    學習模組三 產業‧文化‧經濟: 「文化.產業.在地飲食—府城餅舖飄香百年」(2)臺南的糖業與鹽業與飲食文化發展
  • 第 12 週
    學習模組三 產業‧文化‧經濟:「文化.產業.在地飲食—府城餅舖飄香百年」(3)張耘書專題講座 主講〈府城糕餅飄香百年〉。
  • 第 13 週
    學習模組三 產業‧文化‧經濟 :文化.產業.在地飲食—府城餅舖飄香百年(4)邀請永合香糕餅店師傅蒞校指導學生製作糕餅。
  • 第 14 週
    學習模組三 產業‧文化‧經濟 :文化.產業.在地飲食—府城餅舖飄香百年(5)創媒學院洪莉雯老師教授學生糕餅包裝
  • 第 15 週
    藝術介入空間—理論(一):本單元省視地方文化承載藝術創造的模式,藝術與生活融合,共同展演新空間美學,藉此喚醒學子對於土地、環境之認同以及對於美的事物感受及追求美感生活的能力。
  • 第 16 週
    藝術介入空間—實作(二):藝術介入空間—藝術手作拼貼,達成提升美感教育與認識部落 人文生態 。
  • 第 17 週
    建築史略-以臺南為例:由史前時代的浮腳樓式建築,到了 荷西時期基於殖民與傳教活動各在臺灣南北構築要塞、教堂,明鄭、清領時期,閩南式建築引進,晚清的建築主要走向為中西文化融合的特性,日治時期以閩南、日本、西洋的文化為主要建築構想。戰後,台灣出現中國古典風格的流行與引入國際主流的後現代設計風格。現代,臺灣的建築走向多元化,各種風格的建築都可普遍的看見。透過臺南建築史略,帶領學生看見臺南在不同統治時期建築文化與空間美學所呈現的多樣性。
  • 第 18 週
    期末分組研究報告:由學生進行分組研究性別議題相關題目,並進行研究報告,以檢視學習成效。期末評量
教材與教法 Teaching Materials & Methods
  • 1. 使用教材 Teaching Material

    教師自編講義

  • 2.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

    1. 臺南縣政府,《第一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南瀛地區的歷 史、社會與文化論文集」》,2005。
    2. 臺南縣政府,《第二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不停歇的江河, 未休止的南瀛論文集》,2008。
    4.台南縣立文化中心,《倒風內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2003。
    5.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1~4冊》,台南:台南文化局
    6.陳丁林,《南瀛藝陣誌》,台南縣文化局,2004。
    7.陳宏田,《臺南地區王爺信仰》,臺南縣新營市 : 南縣府,2010。
    8.涂順從,《南瀛生命禮俗誌》,南縣新營市:南縣文化局,2001。
    9.石萬壽,《拜壺的民族》,台北:臺原,1990。
    10.石萬壽,《台灣的媽祖信仰》,台北:臺原,2000。
    11.黃文博,《瘟神傳奇: 曾文溪流域王船祭巡禮》,台南縣政府,1992。
    12.黃文博,《台灣藝陣傳奇》,台北:臺原,1991。
    13.王浩一,《漫遊府城 : 舊城老街裡的新靈魂》,臺北市 : 心靈工坊出版 ,2012。
    14.王浩一,《慢食府城》,台北縣:心靈工坊,2007。
    15.王浩一,《黑瓦與老樹》,台北:心靈工坊,2010。
    16.王浩一,《在廟口說書》,台北:心靈工坊,2011。

  • 3. 指定閱讀書籍 Assigned Book

    魚夫,《移民台南:魚夫手繪幸福小食日誌》,台北:天下雜誌,2013年。

  • 4. 教學方式 Teaching Methods

    課堂講授 、 課堂討論 、 實地參訪 、 網路輔助教學 、 PBL教學法

  • 5. 教材上網方式 On-line Materials

    網路大學

學習成果考評方式 Assessment
評量項目 配分比 評量方式
平時評量
Usual Tests
50%
  • 出席狀況
  • 課堂討論與表現
  •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 作業成績
  • 紙筆測驗
  •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 團隊參與
  • 參訪表現
  • 分組表現
期中評量
Mid-term Exam
25%
  • 出席狀況
  • 紙筆測驗
  • 資料蒐集與分析
  • 團隊參與
  • 分組表現
期末評量
Final Exam
25%
  • 出席狀況
  •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 作業成績
  • 紙筆測驗
  • 資料蒐集與分析
  • 團隊參與
  • 分組表現
課程教學目標 Teaching Objectives
知識 了解台南歷史、地理、文化藝術、古蹟、民俗等內涵
技能 學習古蹟保存方法與藝術空間的規劃
態度 了解鄉土、認同鄉土、欣賞鄉土
其他 透過台南歷史文化的研究嫁接台南史與世界史的宏觀史觀
補救機制與相關課程資訊
  • 補救教學機制 Redeeming

    Office Hour 、 網路大學/e-Portfolio 、 學習低落同學主動輔導 、 期中考成績不及格輔導

  • 前置或延續學科 Prepositive or Continuative Subject

    台灣史

  • 課程相關證照、升學、學程 Course-Related Certifica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