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 2

通識-茶藝與茶事

Tea art tour -Tea Art and Tea Ceremony

開課識別碼: 189809
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Detail
課程名稱

通識-茶藝與茶事

Course Name

Tea art tour -Tea Art and Tea Ceremony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

413530

學期別
Semester

113 - 2

授課部別
Teaching Division

日間部

科系名稱
Department

餐飲管理及廚藝系

授課班級
Class

四餐飲三E(產攜)

授課班級代碼
Class Code

4O035

科目類別
Subject Category

共同科目

修課別
Required or Elective

通識課程

上課時數
Lecture Hours

2

實習時數
Laboratory Hours

0

學分數
Credits

2

授課語言
Language

中文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教師電子信箱 Instructor's E-mail

t109000008@g.ksu.edu.tw

教師個人網站 Instructor's Website

-

課程地點與時間 Classroom
上課時間 Class Time

週一(5、6)

授課地點 Classroom Location

C1404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SDG 3 健康與福祉 (Establish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SDG 3 健康與福祉

    Establish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 SDG 4 優質教育 (Provide Quality Education)
    SDG 4 優質教育

    Provide Quality Education

  • SDG 5 性別平權 (Enforce Gender Equality)
    SDG 5 性別平權

    Enforce Gender Equality

  •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Create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Create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SDG 11 永續城鄉 (Mobilize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SDG 11 永續城鄉

    Mobilize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 (Build 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

    Build 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教學內容 Course Outline
  • 第 1 週
    茶尋之初:七大茶類、茶史概論,基本人事調查及分組
  • 第 2 週
    茶尋百味(一):綠、白、黃茶巡禮
  • 第 3 週
    茶尋百味(二):青(烏龍)茶巡禮
  • 第 4 週
    茶尋百味(三):紅茶、黑茶巡禮
  • 第 5 週
    壺影凝芳:不同材質茶壺對於茶湯的風味影響與比較
  • 第 6 週
    水韻知湯:不同水質對應茶湯的風味影響與比較
  • 第 7 週
    春眠蓄香,新芽待放(校際活動暫停一週)
  • 第 8 週
    一葉芬芳:從茶葉化學到工藝製程,揭示茶湯的風味之旅
  • 第 9 週
    鑑古知今:茶路千載—唐、宋、明、清與異國茶俗期中分組報告
  • 第 10 週
    疏影行雲:臺灣乾式泡茶法(一)執壺篇
  • 第 11 週
    疏影行雲:臺灣乾式泡茶法(二)茶量篇
  • 第 12 週
    疏影行雲:臺灣乾式泡茶法(三)注水篇
  • 第 13 週
    身語之境:茶師禮儀與茶藝涵養育成,動態展演實作與練習
  • 第 14 週
    一席之地:茶席設計追本溯源
  • 第 15 週
    一席之地:茶席設計的方法,佈席實作與練習
  • 第 16 週
    藝遊味境:現代點茶與茶百戲
  • 第 17 週
    藝遊味境:茶覺美學
  • 第 18 週
    席映千華:創意茶席設計期末評量
教材與教法 Teaching Materials & Methods
  • 1. 使用教材 Teaching Material

    教師自編

  • 2.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

    茶言觀色品茶趣:臺灣茶風味解析/陳國任編著 — 臺北市:滑品文創出版(股)公司
    茶席設計/周新華主編 —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歷代茶器與茶事/廖寶秀著 — 北京:故宮出版社
    千變萬化的茶葉魔法術/陳柏安著 — 臺中市: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3. 指定閱讀書籍 Assigned Book

    -

  • 4. 教學方式 Teaching Methods

    課堂講授 、 課堂討論 、 實務操作 、 翻轉教學 、 情境模擬實務教學 、 技術展現示範教學

  • 5. 教材上網方式 On-line Materials

學習成果考評方式 Assessment
評量項目 配分比 評量方式
平時評量
Usual Tests
60%
  • 出席狀況
  • 課堂討論與表現
  • 作業成績
  • 團隊參與
  • 分組表現
期中評量
Mid-term Exam
20%
  • 出席狀況
  •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 資料蒐集與分析
  • 分組表現
期末評量
Final Exam
20%
  • 出席狀況
  • 展演
  •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 團隊參與
課程教學目標 Teaching Objectives
知識 認識茶文化和品茶技巧等相關知識。
技能 從實際操作茶具、品茶從中培養對茶藝的操作能力。
態度 對茶事的尊重,提升對茶文化的欣賞能力和品味水平。
其他 將茶藝融入生活,培養品味生活的美好和樂趣。
補救機制與相關課程資訊
  • 補救教學機制 Redeeming

  • 前置或延續學科 Prepositive or Continuative Subject

    -

  • 課程相關證照、升學、學程 Course-Related Certifica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