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週
課程內容簡介及修課要求說明
-
第 2 週
認識質性研究與質性研究的典範/第一、二章(做研究好比在尋寶,需要投入極大的熱情和創造力,首先必須了解尋寶的意義和目的,而非盲目、人云亦云地追尋。)
-
第 3 週
質性研究設計(上)/第五章第一至第四節(質性研究以研究者為主要工具親臨場域蒐集與分析資料,將蒐集資料的方法分成面對面個別訪談、焦點團體訪談、遠端訪談、觀察,以及非干擾性的測量。)
-
第 4 週
質性研究設計(下)/第五章第五至第六節(觀察能提供研究者體驗與領悟,體驗與領悟是智慧的來源;而目視、聆聽、觸摸、品嚐、感覺、大笑和關愛,是人們生命中常被忽略之最簡單而最平凡的奇蹟)
-
第 5 週
質性研究之倫理與文化議題/第三章(做研究必須注意研究品質,研究品質主要反映在研究過程和成品上,其中一項指標為
-
第 6 週
質性研究參與者之選取方法/第四章(在選取研究參與者時,研究者須取捨;研究者愈清楚自己取捨的原則,就愈能做最好的選擇)
-
第 7 週
質性研究蒐集資料之方法/第五章(質性研究以研究者為主要工具,親臨場域蒐集與分析資料,將蒐集資料的方法分成面對面個別訪談、焦點群體訪談、遠端訪談、觀察,以及非干擾性的測量。)
-
第 8 週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內函/第六章(質性研究中的資料分析具有兩種重要的特質,一為採取及時和循環的方式分析資料,另一為運用歸納的方法分析資料。)
-
第 9 週
個案研究之意涵與實施/第十章(釐清什麼是研究的個案和研究的目的。研究者唯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我們一無所知,而這給予我們向他人學習的機會。)
-
第 10 週
敘事探究之意涵與實施/第十一章(探討敘事探究方法論,包含敘事探究的緣起和發展、對實體的觀點、意涵與特性,對個人和專業的意義,其分支、實施、資料分析,以及品質指標八方面。)
-
第 11 週
行動研究的意涵與實施/第十三章行動研究的緣起與意義、特性和適用性、類型與實施,以及品質指標等五方面。)
-
第 12 週
質性研究文獻探討之敘寫/第十八章(文獻探討的意義與功能,類型與來源,文獻探討的種類、步驟與時間,文獻探討的敘寫範圍、內容與原則以及文獻的引註內容、方式原則。)
-
第 13 週
質性研究設計與實施之敘寫/第十九章(在進行質性研究時,研究者宜持續審視自己在研究過程中所處的位置,已完成的事情,尚未完成的事情,已克服的挑戰,以及在未來可能要因應的新挑戰。)
-
第 14 週
參考文獻和其他資料之整理/第二十二章(在呈現參考文獻時,宜完整呈現它的基本資訊,包括作者,文獻日期,文獻名稱及文獻出處等四部分,以便讀者查詢。)
-
第 15 週
期末報告與回饋(上):「碩士論文研究計畫書」
-
第 16 週
期末報告與回饋(中):「碩士論文研究計畫書」
-
第 17 週
期末報告與回饋(下):「碩士論文研究計畫書」
-
第 18 週
期末綜合討論與回饋質性研究論文之編輯格式與原則/第二十三章(在敘寫研究論文的最末一章,補充論文之編輯格式與原則,以使其清晰易讀。)